專訪畫家林春源 Bruce Lin

2015年的夏天,林春源的兩個女兒正值青春年少,獨立自主地安排暑期外宿,不再像小時候需要爸爸緊盯掛心,林春源終於有餘裕閒暇培養愛好。從一位貿易商人這個身分切換,回到荷蘭鹿特丹 (Rotterdam) 的家裡,靜坐在畫布前,調配屬於自己的色彩,逐步邁入素人油畫創作家的斜槓中年。

2022.04.23 林春源和其畫作《一櫃難求》於自宅畫室。攝影:Wan M.

愛妻十二年前離開人世,林春源帶著當時六歲和兩歲的幼女在異鄉荷蘭奈美亨 (Nijmegen) 打拼,事業家庭獨自一肩雙挑,長期高壓的生活步調使他常有頭部快要破裂的感覺。

「思考畫面結構和怎麼調色雖然很耗腦力,但很神奇地,畫著畫著,有一天發現頭痛不見了。」畫油畫真正帶給他心靈和精神上的休息,頭痛的症狀自然痊癒,實乃治療精神壓力最好的一劑妙方。

林春源作畫風格色彩明亮大膽,他第一個歸功於童年時祖母非常講究家裡的牆壁要定期粉刷,鮮白為底,水藍色為輔,在孩子生命中占據最多時光的居家空間對美感的堅持,傳承給他的三叔,傳承給他的大哥林春榮,也傳承給排行老么的林春源。回憶兒時,整個新營市的公司行號和電影院廣告看板,幾乎都是三叔的公司團隊所繪製。大哥則是打從林春源有記憶起就喜歡塗鴉,是最貼近他的好榜樣。大哥出社會後到台電公司忠心耿耿地服務到退休,卻沒有因此捨棄作畫的嗜好。

林春源潛心油畫累積不少作品後,在自己的母校輔仁大學2018年校慶舉辦畫展,此次曝光牽起了林春源與同為校友的法藍瓷總裁陳立恆合作的緣分。在校長江漢聲的引介下,陳立恆得到了林春源的聯絡方式,詢問他是否願意將畫作授權給法藍瓷打造限量花瓶。林春源受到賞識欣然答應,按照陳立恆的要求挑選了六幅作品,這個合作案並非總裁獨自決定,而是依公司的決策流程,徵求全球各通路商的投票,市場調查超過半數才能正式在中國景德鎮製作觀賞瓷器,最後由鳥與花構圖的《飄》雀屏中選。林春源感念江校長促成這樁美事,將僅有988件的賞瓶之一捐贈給輔大,收藏於輔大校內的歐豪年藝術館。

林春源作品《飄》,創作於2017年。

習畫之路上有劉耿一老師,不斷地鼓勵林春源努力創作,每完成一幅作品就寄給老師看看,劉老師給他重點提示和藝術觀點,讓林春源進步神速。他曾聽從老師的建議,在台灣待兩個月專心創作,這段期間他畫了七幅油畫,有老師指出林春源繪畫產生的盲點,再加上大哥油畫心靈創作的引導,使他在油畫的創作裡建立了個人風格。

「藝術家就是要臉皮厚一點,一定會有人欣賞你的作品,也會有人怎麼樣都不會喜歡你的作品。藝術家的盲點靠自己可能要花五到七年的成長才能發現,但是別人說得有道理的意見,我一聽就感謝他讓我很快能改善。」

林春源舉例,他畫過一幅地中海豔陽下的渡假風情,分享給一位在花蓮經營民宿的老友鑑賞,老友一看就好奇:「春源,你創作當下是不是有心事?」林春源納悶,為何本該傳遞給觀者歡樂氣氛的畫作,會給她這樣的感受?

「你看,地中海岸晴空萬里,但是遮陽傘的陰影卻有一撇沒一撇的模糊不清,很矛盾對吧?照理說烈日下的影子會很深很明顯呀!放膽去畫吧!」老友誠懇的建議,林春源視為珍寶。

林春源在歐洲長居超過三十餘年,前半輩子的工作經驗與結識的人脈不時地幫助油畫家這個新身分展露頭角。以往還沒有油畫佔據他週末的大半時間的日子,他習慣去固定的健身房俱樂部運動。等到作品有一定水準的程度時,他觀察健身房裡閒置的牆面不少,主動向俱樂部櫃台獻策,願意提供他的作品,為室內添些色彩。

櫃台經理與林春源相識多年,但也不是她一個人就能替整間俱樂部拿主意,必須呈報主管,讓高層評估其他八間分部是否也有類似的計畫,以利決策與維持程序的公正。高層團隊邀請林春源帶著幾幅畫到公司開會討論,見過林春源後,高層開心地宣布:「您的作畫水準,早就該跟我們聯絡了!」

天助自助者,林春源孜孜不倦地累積作品,並且尋求管道讓更多人看見他的油畫,聆聽觀眾對畫的感受評價,因此更多貴人疼惜他的付出,進而樂意助他一臂之力。2017年,妻子昔日同窗研修音樂的朋友Isabel與小姨子到荷蘭鹿特丹家裡拜訪,Isabel一進門就被滿屋的色彩所感動,不停地讚美。

「我很久沒有寫詩了,但是一看到你的畫,我的詩意泉湧!召喚著我創作。」Isabel出生台灣,中文名周雲潔。十幾歲時跟著母親移民德國,年輕時就喜歡中文詩,只是這個興趣塵封多年,林春源的構圖與色彩喚醒了她沉睡已久的創作熱情。兩人越聊越起勁,理念產生共鳴,他們協議以「歡喜就好」的核心精神,一起推廣「畫中有詩,詩中有畫」,量力而為,永不退休。

Isabel開始擔任林春源在德國的經紀人,她流利的德語和活潑的個性很適合對外接洽,林春源可以把時間專注在創作。多虧Isabel,即使在新冠病毒爆發的2020年,林春源的作品仍於德國Hallenberg市政府展出並慈善拍賣,其所得捐贈當地學生,鼓勵學生接觸藝術使用。

不只德國,林春源積極參與世界各地的比賽,最近在至少百件作品報名的日本示現會得到入選的肯定。並在東京六本木國立新美術館展出。2019年,他應邀參加亞洲藝術交流協會在日本東京美術館聯展,搭乘荷蘭航空前往東京的旅程中,隨手翻閱的空中雜誌也能給他靈感,聯想到日本的捕鯨傳統,畫出了藍白色調的鯨魚,徜徉滔滔海浪間。

油畫無形的「美力」洗滌了林春源的心靈,令他樂此不疲地創作。有時一幅畫只需兩到四天;有時卻需要將近一個月才能收手。早上八九點提筆,放下筆後抬頭一看,經常已經下午四點多,渾然忘我,略過午餐也不感到飢餓。

林春源構圖的內容深受他經營農產品貿易以及出差遇到的所見所聞影響。田野風光常見於他筆下──母親耕耘的菜園、土地上的洋蔥特寫、拖拉機犁田等畫面,印象之深,無須拍照臨摹,就能將腦海中的影像躍然紙上。天外飛來的靈感,常常跟當下眼睛所見的場景沒有直接的關係。

「有一次我跟二哥在咖啡館閒聊,突然我沒辦法專心聽二哥跟我說什麼,我跟二哥說不好意思,現在好想趕快拿筆把腦中浮現的洋蔥畫下來!而且我要畫有葉子的洋蔥!」

林春源作品《5月洋蔥田》(Onion field in May),創作於2018年。照片來源:林春源提供

洋蔥的葉子是林春源強調生命力的重點,他想到為人父母對子女的愛,宛如洋蔥葉子一樣包覆著洋蔥苗那樣的呵護,葉子吸收陽光轉為洋蔥苗的養分,等到洋蔥苗茁壯成平常大家廚房料理時看到的洋蔥大小,葉子也開始枯萎低垂,完成了扶持洋蔥成熟的任務,好比無悔付出的雙親。倘若單單放置桌上的洋蔥靜物寫生,應該無法道出畫作背後的信念。除了畫作的靈魂想訴說的故事,林春源也細細解釋地平線與葉子等構圖的安排,其中蘊含創作者尊重大地並且不讓觀賞者感到壓迫的體貼。

林春源人生歲月裡佔有分量的回憶也不時出現在他的畫裡,例如兒時居住的台南新營區「土庫」、服務過的物流公司之貨櫃車。另外,看過多幅林春源的作品會發現一個共通點──畫裡的天空往往只有一朵飛碟雲!可謂簽名以外的個人特色。

「我的畫有我的世界,看的人看畫也有他的世界,因為每個人生的經歷都不一樣,喜怒哀樂也不同。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讓大家各自品味自己獨特的心靈迴響。」

他鼓勵喜歡畫畫的素人們,不必擔心自己沒有學院基礎而不敢與其他人交流意見。以自己的親身體驗為例,他推薦從花朵開始練習,因為花朵的美,即使畫得抽象也能傳神。挑選自己覺得賞心悅目的顏色,先照顧自己的感受,再考慮別人怎麼說吧。況且,對外交流後反而退步的機率,微乎其微,不試過怎麼知道呢?

Previous
Previous

2022年報系列-歐洲特派員1

Next
Next

創辦人的話:衝突後和解